2022年7月3日 星期日

成功的定義

下面貼的是前星期在信報讀到的一篇文。

投資(甚或是做人),怎樣才算是「成功」?

其實很在乎問的是甚麼時候。

如果在6個月前買入bitcoin,以今天計是失敗;但如果十年後bitcoin真的升到三十萬,那麼6個月前的買入則是大大的成功。

反過來說,雖然我最近買入的股票大部份都在坐艇,但上個月其實止蝕了不少股票,現時手持4成現金;如果之前沒有止蝕,則會更加損失慘重... 以這樣計,算是「成功」了嗎?

********

美軍1945年8月向日本投下兩枚原子彈,日本女子山口彊先在廣島遭遇第一次原爆,負傷逃往長崎後承受第二次浩劫,故曾被形容為「世上最不幸的人」。不過山口彊後來撿回性命,還相當健康地活到93歲才壽終正寢,兒孫滿堂,某程度上可算是「不幸中之大幸」。另一邊廂,近日加密貨幣暴跌,美股公司MicroStrategy「瞓身借孖展」押注Bitcoin遭到重創,該公司22年前於dot-com股災時亦瀕臨沒頂,先後兩次直接捲入爆煲危機,不知道這是一種宿命抑或「天賦異稟」。

MicroStrategy算得上是最激進擁抱加密貨幣的美股公司之一,原本業務是研發商業應用軟件,但近年「不務正業」,去年發債5億美元,講明全部用來購買Bitcoin,然後再透過孖展抵押增加購買力,在高峰期一度持有價值接近60億美元的比特幣。根據年報資料,該公司手上Bitcoin平均購入成本約30700美元。過去兩年加密貨幣市價暴升,MicroStrategy亦被視為「一注獨贏」,備受熱捧,市值由2020年僅約10多億美元,到去年一度漲至超過130億美元。

Michael Saylor科網虛幣兩大劫

然而,隨着Bitcoin價格從去年11月接近7萬美元高位回落,近日急跌至僅約2萬美元,累瀉幅度達70%,不但跌穿MicroStrategy入貨成本,更令該公司面臨「call孖展」,有爆倉危機。

其實今趟並非MicroStrategy第一次面對生死存亡,這家軟件公司由現任主席兼CEO Michael Saylor在1989年創辦,憑辦公室軟件起家,但Michael Saylor向來是「機會主義者」,趁着2000年科網狂熱,MicroStrategy旗下成立了子公司Alarm.com,聲稱進軍智能家居業務。憑着dot-com加持,MicroStrategy股價在短短幾個月內由7美元爆炒至最高333美元,喪升超過40倍。

可是dot-com泡沫很快爆破,MicroStrategy更被美國證交會(SEC)控告涉嫌造假賬誇大業績(在客戶合約的生效日期位置留空,再由管理層填上較早日子,把部分收入提早入賬),當時市場盛傳該公司瀕臨破產。雙方最終達成庭外和解,MicroStrategy及Michael Saylor等管理層合共繳付1000多萬美元罰款,僥幸避過一劫。

相隔22年,由dot-com狂熱到加密貨幣盛宴,MicroStrategy再度成為最激進參與者,又一次面臨水浸眼眉,恍如一種宿命。這固然與Michael Saylor的「投機者」性格有關;另一方面,該公司在2000年能夠渡過危機,然後捲土重來,有條件再搏一鋪,某程度上亦是「實力的表現」。

例如上文提及在2000年成立的子公司Alarm.com,原本被視為純屬趁熱鬧炒作,但在dot-com泡沫爆破後,該業務經營漸見起色,成為智能家居系統先驅,比Amazon Alexa、Google Home、Apple TV等巨擘產品起步更早。及至2009年,Alarm.com獲私募基金ABS Capital Partners收購,更於2015年成功IPO獨立上市,現市值約31億美元,比「阿媽」MicroStrategy(市值約23億美元)更「大隻」。

此外,Michael Saylor雖說經常「不務正業」,惟MicroStrategy的商業軟件業務經營穩定,擁有3M、可口可樂、adidas等忠實大客仔,形成強勁現金牛,才讓該公司有本錢在Bitcoin「再搏鋪勁」。

講到底,投機賭博不值得鼓勵,俗語云「長賭必輸」,但一個賭徒能在賭枱上糾纏20多年,未輸乾輸淨被掃地出門,也可算是一種「成就」,手底裏相信有點斤両。

孖展瞓身比特幣 恐資不抵債

無論如何,MicroStrategy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形勢皆不樂觀。「幣圈龍頭股」Coinbase周二突然宣布裁員18%,該公司CEO Brian Armstrong直言「加密貨幣寒冬」(crypto winter)將至,再加上宏觀經濟面臨衰退,有必要立刻採取措施全面緊縮開支,方可望渡過難關,存活下來。Coinbase作為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主流交易所之一,去年高峰期市值曾超過800億美元,比港交所(00388)、洲際交易所(紐交所母公司)等更加值錢,但目前市值已萎縮至僅約110億美元。

正所謂「買得大賠得大」,一旦風向逆轉,「買得大」難免「輸得大」,像MicroStrategy這樣借重孖展瞓身Bitcoin,當幣價崩盤,不容易全身而退。截至3月底,該公司擁有36億美元資產(約29億美元來自Bitcoin),背負28億美元債務,負債比率約78%;當時Bitcoin價格仍企於4.7萬美元,隨着比特幣近日跌價至僅約2萬美元,MicroStrategy實質上恐已資不抵債。萬一幣價繼續插水,致令該公司遭「call孖展」斬倉,那就更加「冇仇報」。且看現年57歲的Michael Saylor這次能否捱過寒冬,然後下一回合「再賭第三鋪」。

2 則留言:

  1. 大部份人都係結果論, 成王敗寇

    但二當家覺得人唔應該咁膚淺, 有時候thinking process 比起結果更重要,這個也是哲學的起源。古代果陣你問人可以飛上天空嗎, 當時既群眾可以覺得你係傻既,因為當時的確無人可以飛上天空, 但不代表這個問題是沒有價值的, 因為這個問題可能Inspire 未來既可能性。

    回覆刪除

老屎忽系列。為何老細總是廢?

不時聽到人投訴自己的老細廢。 但,老細廢,邏輯上是合理的常態。 試想像,如果一間集團式酒店餐廳裡的厨師,因為出色而升為餐廳經理,再升為酒店經理,再升為集團經理。 他的本項専業只是厨師,當他升到酒店經理,他可能被待應抱怨不懂招呼客人,「好廢」。但起碼他熟悉餐廳運作,對樓面的運作有一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