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

2024 年結






今年的總結成績,其實只係+2%,重衰過放定期

但如果純以win rate及win odd計,其實又唔算太差;錯的地方是其中一兩次的重注.

結果不如人意,學到的教訓是,不要自信過高

2025目標是減少投資次數,人老了,呢幾年亦輸得太多,沒有了信心;暫定DCA QQQ... 但不知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做得到



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

老屎忽系列。榮耀歸上司,功勞歸下屬

先說結論-- 我打工的座右銘是:榮耀歸上司,功勞歸下屬 (人工歸我)

有一次和朋友A傾談,他訴苦覺得上司B總是對他諸多挑剔,不看重他。

最近他獨自完成了一場對業界的Seminar ,他自覺搞得很成功,當天Seminar 滿座而且完場後很多觀眾都來到台前讚他這場seminar搞得很出色。

A以為他的上司B會對他讚譽有加;但他的上司B卻甚麼表示也沒有。

A感到心有不忿,寫了一封長長的email給上上司C,告訴他這場seminar 有幾成功;而A特意將email cc copy給上司B。

我話:「唔怪之得你上司唔妥你,你將成件事掉轉左泥做。

同樣情況,我都會寫封email 俾上上司C,亦都會copy 俾上司B,但入面會寫“今次公司呢個seminar搞得咁成功,我要多謝上司B俾呢個機會我,同埋放手俾左足夠既自由度我去放膽做...”

咁樣寫,上上司C會知道實際個seminar 係你搞;但同時上司B好似有份share份榮耀咁。

上司點解要對下屬好?係因為下屬對佢有用;就算優異既業績係因為你既拼搏而來,但你讓左俾上司响上上司面前攞彩,你既上司先至有誘因器重你--因為佢需要你幫佢攞彩

至於下屬,你覺得佢表現好,想俾誘因佢繼續為你搏命,最直接一定係畀個好嘅grading,然後加佢人工。

但在公營機構/NGO之類,俾好grading 或加人工,好多時個上司係話唔到事;於是最低限度,一有機會就要响上上司面前,當住下屬面讚吓下屬,將「功勞」歸於下屬,起碼令下屬感覺良好。反正,讚下屬又唔會令你少左忽肉。

我認識不少中層員工,奇怪地,佢哋係唔鍾意讚下屬,甚至係越好既下屬,越會挑剔、批評佢哋--呢啲中層員工就好似傳媒嗰種中國人父母咁,「我就係因為睇得起你,先至批評你,希望你可以進步。成日讚你,會讚壞你!」... 呢個世代,點會work?

至於作為咸魚的我,最好保持低調,無咩事老闆唔好諗起我;到月尾有糧出,已經足夠...

2024年12月7日 星期六

老屎忽系列。問與答

 打工分兩種:

以賺錢為目標的公司vs不以賺錢為目標的公司

後者因為目的不明確,很多時都十分官僚。例子是公務員、教師、NGO。

在這類機構工作,辦公室政治便變得重要

老屎忽系列,談的是在這類工作的生存之道

先說例子:

新華社昨天率先公布,國務院根據李家超提名及建議作出任免。特區政府隨即由李家超帶領兩位新局長會見傳媒。李家超多次被問及撤換楊潤雄和林世雄的因由,包括是否因為啟德體育園等項目表現不佳,或遲交《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》等,惟特首均以讚揚新局長作回應。

面對別人的問題,直接回應有時並非最好的應對。 

香港人由細到大的教育都令我們太正直,這既是優點,但也是缺點

老闆問問題,有時答yes會死,答No都會死;咁點答先最好?

很久之前已寫過以下故事;但反正這裡沒人睇,寫多一次

話說我曾有上司A,再之上有上上司B

A也是建築師,看法比較専業;B是Project Manager,比較著重進度與成本.兩位上司因此並不咬弦

有一次,我與A及B三人開會,談及當時一個很重要的裝修project

因為大老闆很著緊,B要求這個裝修project要於一個月內完成;A則由専業角度看,這個project正常要做三個月,現在用盡一切方法,最多也只能將工期縮短為兩個月

A與B在會議時拗到面紅耳熱

這時,B突然轉頭問我:"阿A話呢個project最少要做2個月,你同唔同意?";此時A同時向我怒目而視,睇實我點答

當時年少無知的我,只識答:"咁要睇下人手同budget,再俾多啲resource,可能可以再快少少... (下刪二百字)"

結果我個答案係兩面不討好;阿B覺得我hea佢,答非所問;阿A就覺得我唔撐佢

後來問了高人,高人教,响咁既情況,其實可以回應B:"B,乜我地而家有選擇咩?"

因為,只要站在B的角度看,你估阿B自己唔知一個月唔合理咩... 只不過大老闆叫到,佢身處咁既位置,唯有將order再向下傳達;

用問題回應,正正幫阿B講出左佢心中既無奈

而响阿A耳中聽到,亦覺得我係;認同佢既見解

 至於最後,裝修結果用左幾耐?已經無人理了,因為大老闆的問題天天都多,一個月後,大老闆的注意力已經轉左去第二件事度了.

******

有人覺得呢類咁既辦公室政治真係好無謂,不齒浪費呢啲咁既時間精力去應付

我完全同意及佩服這些人

但亦有人,為左人工/穏定性/etc而响呢類官僚機構打工.

咁我都只係share下啲經驗出泥,希望能夠幫到有需要既人,咁解


預測

俄烏之戰,有望停火。 白宮一幕,不論是否刻意,也給了澤下台階。 特則既拿了著數,也成為促進停火的「偉人」;俄拿了土地,自然也歡迎。 讀信報,烏國內也痛(例:所有男子不能出國)。 各個角色,都變成有誘因停火。 --- 如果停火,投資市場會如何變化? Perplexity 的答案: ...